“深耕”基层夯实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号角。在时代的浪潮中,基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是检验政策成效的试金石。“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无不来自于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因此,各基层党组织必须以“深耕”基层为基石,坚定不移地将全面深化改革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让改革的红利惠及亿万民众,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在“深耕”基层时融入“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实劲”,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稳定基石”。各基层党组织作为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需深刻领悟“基层稳则国家安,基层强则国家兴”的深刻内涵,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鼓励并引导广大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小巷,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准确把握社会脉搏,精准识别治理痛点,确保每一份努力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透明、便捷。要注重选拔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湛、工作作风扎实的基层干部,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深耕”基层时激发“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闯劲”,深化基层经济体制改革,激活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引擎”。基层,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其每一次勇敢的尝试与突破,都是对国家发展蓝图的有力描绘。各基层党组织应当成为这股闯劲的领航者,鼓舞基层干部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担当作为,在经济发展的新航道上乘风破浪。要瞄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关键领域,深挖潜力,激活农村沉睡资源,让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的洪流中自由流动,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插上翅膀。同时,要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税费负担、加强法治保障等措施,旨在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运营环境。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跟时代步伐,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在“深耕”基层时涵养“心系群众,为民情怀”的“柔劲”,深化基层社会事业改革,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民生画卷”。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各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民生保障网。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民主的气息,激发基层社会的无限活力,以“心系群众、为民情怀”的柔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通过一系列民生改革举措的实施,让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民生画卷。(吴晨昊)
【责任编辑:唐华】

More From Author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