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桂飘香、稻菽丰稔的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这一节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农民辛勤耕耘的崇高礼赞。“农,天下之大本也。”农民,是我们这个古老农业大国的根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汗水浇灌土地,用勤劳书写传奇。从广袤的东北黑土地到富饶的江南水乡,从雄浑的黄土高原到秀丽的岭南大地,农民们在不同的地域,以同样的坚韧和执着,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的喜悦。丰收节,是对他们一年来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那一串串饱满的葡萄、一筐筐红彤彤的苹果、一袋袋金黄的稻谷,无不诉说着农民们的勤劳与智慧。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创造了生活的富足,用坚实的肩膀扛起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中国农民丰收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兴旺。科技兴农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无人机在田野上空盘旋,精准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种植建议。一些乡村因地制宜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畅销全国各地。同时,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崛起,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乡村生态更加宜居,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白墙黛瓦的农舍错落有致;乡风更加文明,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传统文化在乡村得到传承和弘扬;乡村治理更加有效,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乡村秩序井然有序;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现代化的家电走进农家,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中国农民丰收节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农耕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坚韧等优秀品质。丰收节上的民俗表演、传统技艺展示等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舞龙舞狮热闹非凡,表达着农民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展示了农民们的心灵手巧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农耕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理念,也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此外,中国农民丰收节更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关注“三农”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乡村,了解农业,关心农民。政府部门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投资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文化娱乐等服务。这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激励着亿万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让我们共同欢庆丰收,共享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那金色的田野、欢快的笑声、丰收的喜悦,永远成为中国大地上最动人的风景。(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人民政府 雷洪伟)
【责任编辑:孙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