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大的巨块肝癌肿瘤缩小,新技术功不可没
admin41 次
拳头大的巨块肝癌肿瘤缩小,新技术功不可没
肝癌。
病历上那两个字,像一根尖利的钢针,狠狠地刺入心底。
走出肝胆外科诊室,孙刚甚至忘了跟医生打招呼。薄薄的两页诊断书,像健身房里的哑铃一般沉重。两条腿软绵绵的,走在医院走廊的地板上就像踩着棉花,甚至左脚绊了右脚一下,差一点儿就摔个大马趴。
手里的诊断书变成了刀片,寒气逼人,冰冷锋利。
现实生活和对未来所有的憧憬,被这把刀瞬间劈成两半儿。
生命之痛
孙刚是一名小学教师,刚过完45岁生日。孙刚的妻子在小商品城经营着一个酒店用品批发摊位,女儿在市一中读初三。夫妻俩筹划着,再过个两三年,钱攒够了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
连日的疲惫乏力,无缘无故的恶心并伴随腹泻,还有浑身骨头痛,孙刚一直以为是前一段时间家里装修房子过于劳累、透支身体的“后遗症”,起初并没有在意。
直到上周的数学课上,坐在第一排的学生问他:老师,你戴了美瞳吗,眼睛怎么是黄色的?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莫非肝脏出了问题?
妻子早出晚归,忙碌于家里的生意又要照顾孩子衣食起居,孙刚不想给她增加心理负担,和学校请了一天假,跑到医院里里外外做了个体检。3天后,所有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孙刚挂了主任医师的号,虽然有预感,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但绝没有想到结果这样悲催严酷:肝癌。医生给出的建议:立即住院接受治疗。
肝区在隐隐作痛。
走出门诊大厅,眼前一黑。
孙刚的天塌了。
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窗外的风景如同流水般退去,心却像被沉重的石头压着,动弹不得。手中的诊断书就像一张无形的枷锁,将他牢牢束缚。45岁的孙刚,对于生活充满憧憬,刚刚评上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家里刚买的新房子,妻子的生意日渐红火,等孩子去了国外读书,妻子准备一起去陪读。但是——突然被医生告知患有肝癌,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在耳边炸裂。
检查的结果,本不想告诉妻子。
回到家里,妻子从厨房端出一碗红烧排骨,喊他吃饭。胃里一阵恶心,孙刚一头扎进了卧室。孙刚的反常,让妻子很疑惑,在妻子反复询问下,孙刚彻底崩溃。
看过病历,两个人抱头痛哭。妻子连声说,“怎么会这样?”
“认命吧。”孙刚恢复了理性,和妻子交代说:通过搜索引擎,基本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后果,不用过度医疗,与其钱花进无底洞,不如省下来留着给女儿留学, “不能因为这个,影响我们未来的规划。”
“不行!”妻子流着眼泪斩钉截铁地说。
第二天一早,妻子带着孙刚住进省立医院。经过专家会诊,孙刚肝部有多个肿瘤 ,分布在不同的肝叶上,最大的一个直径达到12cm,属于巨块型肝癌,无法预知手术风险,不能通过手术切除。专家给出治疗方案:全身化疗,再配合药物治疗。但是化疗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也会破坏免疫力,如果肿瘤不能控制,存在很大风险……
这个结果,令人沮丧。
“不治了。”孙刚和妻子说,我听明白了,与其在医院花钱坐以待毙,还不如回家,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
孙刚的担忧不无道理。
肝癌这种疾病,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发病隐秘,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我国是肝癌发病的重灾区,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新发癌症病例排名中,肝癌位列第四,肝癌导致的死亡病例数据位居第二。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新发病例数量占全球的45.3%,死亡病例占47.1%,全球将近一半的肝癌病例在我国。数据触目惊心,现实冰冷残酷。
“但不能因此放弃治疗。”医生劝慰道,对于疾病的认知我们还有很多局限性,但是现代医学在不断进步,总会有解决的方法。
挽救生命的“秘密武器”
孙刚与妻子同龄,在这之前,一家人的状态是各自忙碌:孙刚在学校是教学骨干,妻子打理生意,孩子面临中考,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还房贷,生活就像一个陀螺,快速旋转不能停息。
对于孙刚的患病,妻子始终愧疚。生意、赚钱和各种杂事,生活的逻辑本末倒置,竟然忽略了丈夫、忽略了很多细节,没有及时发现孙刚身体的异样。面对孙刚的萎靡和垂头丧气,妻子安慰他说,虽然这是一个灾难,不能被疾病压垮,这个家你是顶梁柱,你不能倒下。
妻子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治病,有一线希望,咱也不能放弃。
暂时关闭了小商品城的摊位,女儿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多方打听和权衡之后,夫妻两个辗转来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空港院区,想问问这边,能不能为孙刚做肿瘤切除手术。
空港医院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诊断结果依然为中期肝癌,孙刚的病情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肿瘤巨大,如果强行切除会导致残肝体积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二是肿瘤多发,即便能够手术也未必能达到效果。
毫无疑问,目前现状肿瘤无法切除。
重燃的希望,再一次被粉碎。病房里,妻子无声地啜泣。孙刚轻抚妻子的肩膀说,我们还是回家吧。生活还要继续,生意不能关门,新买的房子需要每月还款,孩子还要读书需要有人照顾,家庭不能因为这场疾病停摆。在省立医院,孙刚同病室的室友,一个28岁的小伙子被推进了ICU再也没有回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对于肝癌、对于病情,孙刚有清楚的认知,肝脏里面这个直径10多公分的恶性肿瘤还在不断地生长,因为体积太大,两家权威医院都拒绝手术,相当于为他判了“死刑”。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耗在病房里,变得毫无意义,这场疾病或许成为拖垮家庭的一场战争。
“苏格拉底说过,死亡是肉体和灵魂的分离。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妻子的焦虑,孙刚强装笑颜。
绝望之中,值班医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空港医院肝胆胰肿瘤科团队经过严格的评估,为孙刚制订出“缩瘤+手术”的治疗方案。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已经从国外引进,“这种疗法可通过介入导管微创手术将治疗性核素输送至到肿瘤病灶周边,将其完全覆盖,近距离集中较高能量持续杀伤肿瘤细胞,达到快速缩小肿瘤的目的。”肝胆胰肿瘤科主任介绍,每个手术方案都是根据患者个体化状态,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核素对正常肝组织损伤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并能够促进预留的健康肝脏的再生,为像孙刚这样的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提供转化治疗的机会,在肿瘤缩小后,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再进行系统治疗,以维持疗效、预防复发。
主任的话,再次点燃了孙刚一家人的希望。
妻子意识到,这可能是挽救孙刚生命的最佳方案。带着忐忑的心情,说服孙刚决定放手一搏。
“天时地利人和”的医治
新型治疗手段,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曙光。
因为孙刚的身体状况和肿瘤巨大且出现满肝转移的情况,他已经不适合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而化疗对于虚弱的孙刚来说,也无异于“雪上加霜”,为此肝胆胰肿瘤科主任联合多科室制定了钇-90治疗方案,在专家团队的精心安排下,孙刚很快就进行了治疗。接受治疗的一个月后,检查数据表明,孙刚肝部肿物明显缩小。三个月后,孙刚的各项指标终于达到符合后续手术条件。
终于可以做手术了,孙刚的妻子喜极而泣
手术那天,女儿特意请假跑到医院,对孙刚说,再有3个月就初中毕业了,你要答应我,陪我去参加中考。手术室门前,孙刚紧紧拉住妻子和女儿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对着女儿不住地点头。
手术室外,母女俩如坐针毡焦急等待;手术室里,医护人员有条不紊。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两个多小时之后,孙刚被推出了手术室。手术医生告诉孙刚的妻子和女儿,肝区的肿瘤被切除,手术非常成功。
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目前医学界认可的治疗目标就是促使病情向可手术转化的方向发展,最终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为达到这一目标,每种方案都有它的优缺点,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需要慎而又慎。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空港院区肝胆胰肿瘤科主任说,“我们发挥优势学科集群作用,聚集人才、学科、技术力量,为患者提供从门诊、住院、复查到随访全周期、全流程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制定手术方案的时候,我们非常谨慎。现代医学进入了一个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合作的时代,我们不能单一依靠靶向免疫、化疗或单独通过一种药物治疗,就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我们需要的是各学科相互协作,联合攻克难关,在肝癌治疗领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对于这例病例来说,更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我们国家批准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地利是来到了我们这个坐落在自贸区机制灵活,有政策优势的医院;人和是在我们医院打造了多学科相互配合、各种治疗手段高度融合的技术平台,确保了患者能够接受到个体化、多学科的精准治疗和全程管理。”
肝癌的治疗具有多学科参与和多种治疗方法并存的特点。
在全球范围内,通过钇-90治疗肝癌是一项广泛被采用的技术手段,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被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英国国家健康照护专业组织(NICE)等权威机构发布指南推荐为原发性肝癌及直肠癌等肝转移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均进行了权威推荐。
重获新生
孙刚出院已经半年多了,虽然还没有去学校上班,但是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正在按照肝胆胰肿瘤科主任制定的治疗方案接受“靶向+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做好定期复查。在这十个多月的时间里,孙刚经历了一场“命运”的过山车,从生命的“谷底”一路逆袭回归“正轨”,眼前的一切让他倍感珍惜。
我国是肝癌高发的国家,疾病让很多家庭一夜崩塌陷入困境。肝胆胰肿瘤科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9年之前,外科手术切除、介入、靶向、免疫等治疗手段均对肝癌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身体状态、免疫情况等有一定要求,很多患者得不到个体化、疗效显著的治疗,而且部分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例如利用放射线消灭和根治局部肿瘤的原发灶或转移灶,对于“敏感”的肝脏来说,放射源在体外的放射治疗,超过一定强度容易引发放射性肝炎,限制了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如何做到既精准打击病灶、又能减少肝损伤?全球学者都在不断探索。在这一背景下,创新疗法应运而生。
“有人将它形容为治疗肝癌的‘核武器’,这并不为过。”主任介绍,“在血管造影条件下,通过微创手术导管介入的方法,将钇-90微球注射液直接输送至肝脏肿瘤部位,并截留在肿瘤末端血管网中,其核心就在于精准的局部高剂量 ‘内照射’作用,以发挥肿瘤治疗的目的。打个比方,这就好像将‘核弹’放在了一艘小船上,准确行驶至肿瘤区域后‘散开’,均匀地包裹住肿瘤,进而对其实施全面覆盖杀伤。”
随着这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逐步普及和大量的研究数据积累,在国内外权威指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适用的人群在不断扩大,早期患者能够进行根治治疗,避免手术,中晚期患者可以进行降期,缩小肿瘤,争取手术治愈、移植肝脏的机会,对于晚期患者,也能进行姑息治疗,配合靶向免疫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长度。
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在人类的医疗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从确诊到现在,十个月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他艰难地实现了“重生”。和众多劫后余生的人一样,孙刚感谢医生团队精湛的技艺,感谢家人的陪伴与呵护。
生命中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峰回路转,仿若破茧绽放,一切都变得清晰而美好。感恩每一次心脏的跳动,感恩每一刻呼吸的起伏。孙刚说,站在重生的起点眺望远方,心中充盈的唯有爱与责任,如同灯塔照亮未来。
(注:文中孙刚为化名)
文章转载自生命时报(LT0385),已获授权
评论 | 0 条评论
登录之后才可留言,前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