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胶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粉刺性乳痈的效果

西黄胶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粉刺性乳痈效果显著

背景

粉刺乳痈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导管排泄障碍、异常的激素刺激和厌氧杆菌感染有关,其临床症状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疼痛、乳晕肿块,严重者甚至形成瘘管。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可导致机体菌群失调,且不良反应多。手术切除虽可快速达到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的乳房外形影响较大,且术后仍有复发风险,患者的接受度低。随着对粉刺性乳痈治疗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

研究对象、方法及观察指标

选取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粉刺性乳痈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给予甲硝唑片,口服,0.6 g/次,3次/d;波尼松,口服,10 mg/次,2次/d。

观察组应用中药外敷配合西黄胶囊。中药外敷:外敷中药为我院自制铁箍软膏+消炎止痛膏,院内制剂的药物组成:大青叶、芙蓉叶、大黄、黄柏各10g;五倍子、浙贝母、白芷、铅丹、没药(制)、乳香(制)各8g;白矾、胆矾、铜绿、黄蜡各3g。以上药物研细为沫后以植物油调和为糊状,取8×8 cm的大小的敷料,将调好的药物涂抹于敷料中心,贴于患乳病灶处,1次/d,30d为1疗程。如敷药处皮肤瘙痒、出现红疹,立即停药。同时,予以西黄胶囊,口服,6粒/次,2次/d,饭后半小时服用,30d为1疗程,连服3个月。

两组均在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效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半年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治疗效果评价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研究结果

西黄胶囊能显著降低临床症状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西黄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9f1055d5230dc6fe00656cd335a456e

西黄胶囊能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

两组的组间治疗效果等级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 2)。

a9386e8d29ade0a5f9d4ca7bb07302c

西黄胶囊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两组在治疗后半年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西黄组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57%,对照组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21.88%,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果与讨论

中医认为乳痈的发生与肝胃有很大关系,其病机为先天性的乳头凹陷,加之七情不畅致肝气郁结,经脉淤阻,郁而化热,内腐化脓从而导致本病,因此临床治疗应以解毒散结、化瘀排脓为主。西黄胶囊是具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作用的中成药物,其药物主要成分为麝香、牛黄、没药、乳香。麝香入肝经,具有开窍、活血、散结止痛的作用;牛黄可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乳香、没药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为痈疡之要药。诸药共用使机体气血得通、瘀血得散、肿痛得消。研究资料表明,西黄胶囊具有高效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性渗出,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并可提高机体正常细胞的免疫功能。中药外敷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将药物直接外敷于直达病灶处肌肤,通过中药的气味归经,使药性透入皮肤产生活血化淤、通经走络、散瘀排脓的效果。本研究中所用中药外敷制剂为院内自制的铁箍软膏+消炎止痛膏,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痈祛腐、活血散结的作用。现在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降热、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活血、行气类中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西黄组低于对照组(P<0.05);西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西黄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对粉刺性乳痈应用中药外敷配合西黄胶囊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应用中药外敷配合西黄胶囊治疗粉刺性乳痈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可预防疾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李可嘉;.西黄胶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粉刺性乳痈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6):137-138.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1816062

软文图片

More From Author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