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古今、融汇未来的精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书写中华文化的壮丽篇章。回望往昔,扎根“文化认同”汲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礼义”“诚信”等核心价值理念,如涓涓细流,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相通而契合,这一思想在开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新局面中处处得到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论述,通过系统研读,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更加坚定地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深挖历史文献、文化经典中的宝贵智慧,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探寻精神力量的源泉。要坚定文化认同,不仅要在理论上深入钻研、透彻领悟,更需在实际行动中积极践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化自信如同大树牢牢扎根于民族精神的广袤土壤之中。立足当下,推动“文化创新”焕发活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征途上,需精准把握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平衡,应坚守文化之根,开创时代之新,提炼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当代精髓,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共鸣之处,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维护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连续性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我们勇于挣脱传统的枷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推动传统文化实现新的飞跃,用新技术为传统文化添上新的光彩,为文艺创作注入新的时代底色,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催化下更加绚烂夺目。展望未来,绘制“文化自信”引领蓝图。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数字敦煌”的惊艳亮相,到博物馆麻辣烫玩偶火热出圈,文化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全球的强劲动力。党员干部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勇于探索新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打造更多富含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此外,我们还应全力保护文化创新成果,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我们应坚持文化自信,不断开拓新的文化业态,奋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照亮世界文化的璀璨星空。(李倩)
【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