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间,与祖国共成长的“50后”“60后”是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活的教科书”,他们是新中国“闪耀的群星”!9月19日,中国网推出大型互动类系列报道“聚光成束 听祖辈讲强国故事”,并面向大中小学生广泛征集相关素材,以“00后”对话祖辈的方式,一同聆听新中国的蜕变故事,勾起跨时代的爱国共鸣,共同为新时代喝彩、为祖国庆生!本期,一起听听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学生们的“祖辈故事”吧——《聚光成束 祖辈强国的故事——奶奶与我话童年》参与者:七一小学 五(11)班 张芳语在我心中,奶奶是一个勤劳且充满爱心的人。她的双手虽因长年累月的劳动而变得粗糙,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温度。国庆假期,在奶奶家我无意间翻开了一本积满灰尘的相册,一页页泛黄的照片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我看到相片中年幼时的奶奶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奶奶告诉我,那些照片虽然简单朴素,却记录着她童年时代最难忘的经历……于是我俩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对话。爷爷奶奶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是中国的60年代。那个时候吃穿住行与今天的生活完全是天壤之别。能吃的东西非常的少,也没有什么花样,绝大多数主食只有玉米面、白薯、窝头。像蔬菜水果几乎没有,餐桌上最主要的就是白菜,一年吃上一两顿饺子。所以那个时候过年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过年的那顿饭是全年最好的。相对于今天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顿饭罢了。由此对比,当年的生活艰难可见一斑。奶奶的家里有六个孩子。衣服基本上就是最大的孩子穿完给下面的弟弟妹妹,一件衣服就像接力棒一样一直往下传。脚上穿的鞋是自己做的,当然不会像今天的鞋那么漂亮,就是很多碎布片叠起来用锥子弄一个凑合穿。身上的衣服几乎没有不带补丁的。冬天的棉衣也不是很暖和,只能勉强御寒。像今天的羽绒服,棉服各式各样的御寒衣物通通都是没有的。那个时候住的地方相比于今天可谓是非常的简陋,没有暖气,更没有空调。窗户只是薄薄的一层玻璃。到了冬天,密封不严的地方就会漏风。那个时候,出门基本靠走,公共交通远没有今天发达。有些地方只有一条公交线路。很多地方连公交车都没有,要想坐公交车需要走很远。对比了爷爷奶奶当年的生活,再看看如今的我们,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学习娱乐,都比当年都强上太多。今年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个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喜悦与自豪!老师告诉我们:爱国既有澎湃的感情,也有细小的作为,做好普普通通的小事也是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爱国体现在每一天的点滴中,对比祖辈的童年,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勤俭节约,不忘艰难困苦的过去,创造光辉灿烂的未来。参与者: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四年级(11)班 王惠紫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我们的先辈们英勇无畏,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为我们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建立了新中国,为我们的成长撑起了一片和平的天空。他们奋不顾身的英勇事迹和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新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如今七十五载转瞬到来,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新时代少年的手中。我们要接过前辈们的嘱托,继承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像我们的先辈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梦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祖国的强大,我们要勇攀科技高峰,探索宇宙的奥秘。我们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让祖国因我们而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为祖国的明天而骄傲!《祖辈的强国故事》参与者: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二年级(8)班张曜岳姥爷拿着照片说,他的父亲是杭州人,是一名派出所的民警。年轻的时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家乡的父母前往遥远的兴安盟,支援北大荒的建设。那时的北大荒,人迹罕至、草比人高。太姥爷和同事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每天骑马巡视边防。他们每天割草、开垦耕地、盖房子、修路,还建造了监狱、劳改农场和牧场。监狱建好后,太姥爷和同事们带领着劳改犯人继续不断的建设北大荒。太姥爷为了北大荒的建设,主动放弃了回杭州工作的机会,在北大荒成家立业。他和包括我姥爷在内的子女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北大荒。我想对老一辈人说:“谢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努力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想对祖国说:“我爱你,我的祖国,祝我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听姥爷讲当兵的故事》参与者: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五年级(3)班王翊馨国庆前夕,我和妈妈正在做出行计划,想到爸爸还在亚丁湾护航,我有点想他。姥爷在一旁安慰我:“你爸爸在外执行任务,比我们当年的条件好多了,你不用担心。”听了姥爷的话,我就问起来了姥爷当兵的故事。姥爷说他们每天的生活费只有4角钱,吃的最多的菜就是窝头和白菜汤,过节旳时候吃一点肉,可这比大部分人都要吃的好,至少可以吃饱。我突然想到,之前在爸爸单位食堂吃过一次饭,有鱼有虾还有红烧肉,饭菜种类丰富多样,可比姥爷当年吃旳好太多了。我指着墙上爸爸的军装照片问:“爸爸的军装真帅,而且有好几种款式,您当年穿的穿的是什么样的呀?”姥爷告诉我,他们当年的款式很土,材质也没有现在的好但他们还是感觉很光荣。姥爷当年是一名汽车兵,就在北京昌平当兵,经常开车到北京城里。他说,当年北京的路还是土路,车一过就会扬起很多灰尘。现在北京已经很难找到土路了,全是柏油路,还有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去哪儿都很方便。当年姥爷开着军车执行任务,现在爸爸开着军舰在国外护航,我想,我长大了是不是会开着飞船到太空去执行任务啊!听姥爷讲了当兵的故事,我也想快快长大,长大像他们一样当解放军,保家卫国!
【责任编辑:刘佳】